發新話題
打印

他們的故事.........一位母親的旅程

他們的故事.........一位母親的旅程

(一)一個老婆婆

一個老太太在竹林裡撿柴的時候,她很瘦,很虛弱,每撿一枝干柴,每次的蹲和站,仿佛都快支持不住,仿佛都快要倒下了,雖然滿地都是樹葉,可她撿拾起來都要付出生命的最後力氣...

 

她回家的路上,一個圍觀的十歲左右的男孩竟然向她投擲土塊,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竟有如此惡劣的行為,她的父母.老師都是如何教育他的???

 

 

她正在潲水桶裡撈米飯粒,真不知她在哪裡弄來這麼"好"的潲水,但她說能夠吃兩餐了...

 

 

這是她的廚房,你們可想象出它有多髒,你也可以想象出老太太有多窮.就一個鋁鍋一個鐵鍋,十只八只碗,一張發霉破爛的木臺,一個發霉破爛的竹蓋.最令人不忍目睹的是那缸水,幾個月,甚至半年或一年都沒洗過......

 

 

每天她撿柴需要一個小時(100米距離),每天她提水需要近一個小時(150米距離/半桶水).為什麼沒有一個正常人幫助她10分鐘?親情何在?人性何在?

不久,她更虛弱了,連走路都很困難,她也許再也不能去撿柴提水了.就連唯一的遠嫁女兒也不可能回來照顧她...

 

有個好心人給了她幾十塊錢給她,她收下放進袋裡,却從袋裡掏出另外一張破爛不堪的十元錢.她說:"這十元錢,別人說是假的,買東西別人不肯收,好心人可以換一張嗎?"好心人看著那張破爛的十元錢,一時無語,老人太可憐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過一些日子,已不見她的影踪了,屋前長滿雜草,多麼令人傷感.她的死並不讓人意外,因為她的生活環境就會讓她活不長...

她永遠在村子裡消失了,再沒有任何人提起過她.在她遺留下來的破屋前的那座寬敞的宗祠依然很熱鬧,很喜慶...
有一個小孩說:"老太太是餓死的."
看著那些大紅的對聯...讓人感到一種人生的滑稽和失望...

 

你看到對聯寫什麽嗎?

對不起!......鏡頭糢糊了.....

因為相機在流淚!!

[ 本帖最後由 999 於 10-8-2007 11:02 編輯 ]

TOP

唉....即使安座在家中的電腦前也感到她的生活會有多淒涼...也許這位老婆婆的離去是一種解脫.

 

這世界就是TMD不公平!

TOP

999 ... 999 ... 999 ... ??? 係幾時既事呢?

 

如果老婆婆真死了, 對老婆婆係一種解脫...係一件好事.

 

如果老婆婆餓死的, 空著肚慢慢幹著討不夠溫飽的工作時慢慢餓死的...幹來為舍? 連基本裹腹都達唔到...那有希望...愈幹愈失望...我的心情也沉重又感慨...

TOP

引用:
原帖由 亞力 於 6-7-2007 17:49 發表 唉....即使安座在家中的電腦前也感到她的生活會有多淒涼...也許這位老婆婆的離去是一種解脫.   這世界就是TMD不公平!

她的離開..對安座在電腦前的我們,也許認為是一种解脫,但我永不知她心中有否未了事.恩.怨.是否隨风而去.

TOP

引用:
原帖由 inabottle 於 6-7-2007 18:42 發表 999 ... 999 ... 999 ... ??? 係幾時既事呢?   如果老婆婆真死了, 對老婆婆係一種解脫...係一件好事.   如果老婆婆餓死的, 空著肚慢慢幹著討不夠溫飽的工作時慢慢餓死的...幹來為舍? 連基本裹腹都 ...

 

生老病死是不爭之事,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以簡單一句"觧脫"來送走她,

她卻以身作則,教育了我們什麼叫"惜福"!

就是老婆婆在人世的責任也就完了,所以她離開了.

TOP

"百行以考為先"

雖未必是村內自己的親人,但該也會憐憫婆婆的不幸吧?!

給婆婆食,該是他們的舉手之勞吧?!

 

為何要被餓死....

 

我們要對家人及長者好一點呀 !!

TOP

引用:
原帖由 toby 於 7-7-2007 11:43 發表 "百行以考為先" 雖未必是村內自己的親人,但該也會憐憫婆婆的不幸吧?! 給婆婆食,該是他們的舉手之勞吧?!   為何要被餓死....   我們要對家人及長者好一點呀 !!

就是有些人連舉手也不願,

世上共有多少個為何?十萬個?

敬老!

 

TOP

諾言...不離不棄 一生一世

(二)諾言...不離不棄 一生一世

伊拉克戰事前,倆小無猜,他們早已海誓山盟(男主角有D似克林頓)

 

 

曾在國旗前,她就已許下諾言"愛的承諾:我要等你"

 

.......................................

...............................

.........................

...................

............

.....

...

..

.

期待已久,戰後歸來,他們履行承諾,二人步入禮堂

 

 

看著白紗禮服的她,「欣慰與愧疚」煎熬著他

 

 

領受牧師的祝賀,互相親吻後,新娘的嘴頰沾滿的不是疍榚,而是新郎臉龐的膏藥

 

步出了禮堂,新郎知道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摘下防光眼鏡,他拭去忐忑不安滿眼框中的汗水

 

 

在牧師的福證下,他允下諾言:愛的承諾:"有生之年,我一定全心地護愛妳!"

 

[ 本帖最後由 999 於 9-7-2007 14:14 編輯 ]

TOP

我們要不要邀請"小布薯"來oldcake.net,看看他的惡人政策,為他的國民帶來的 1/1,000,000,000 的影響嗎??

看來他又不會在乎...

還是...知慧上...

 

 

TOP

引用:
原帖由 toby 於 8-7-2007 12:15 發表 我們要不要邀請"小布薯"來oldcake.net,看看他的惡人政策,為他的國民帶來的 1/1,000,000,000 的影響嗎?? 看來他又不會在乎... 還是...知慧上...    

你不如再起另一個壇: idiot.net邀請佢做網主吧

[ 本帖最後由 999 於 9-7-2007 01:04 編輯 ]

TOP

(三)爹娘(1)....轉載

(三)爹娘(1)...轉載

爹,長著一雙倔強眼睛的健壯男人……他屬兔。

 

娘,“俺的眼小,別讓俺笑著照像,一笑就更小了。”1.41米高的小女人,.....她属牛

 

 

這是 1978 年我給爹娘拍的第一張合影。這幾乎是爹娘的金婚照了。

 

 

爹娘生活在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一個叫天津灣的山村裏,我家在村南圍牆外,這是南門舊址。爹說,村圍牆是清同治 6 年(西元 1867 年)修建的。 1958 年上級號召大煉鋼鐵,為建煉鐵爐拆除了南門。

 

在這條小路上,爹娘共同走了七十多年。他們生於同一村,一個村東,一個村西,婚前互不相識

 

 

往上點兒,再往上點兒,你聽見了嗎?

 

 

天怪熱的,爹娘關上大門在院子裏搓澡。娘給爹搓完脊樑,爹又給娘搓。
     
娘說:“你爹給俺搓背是近些年的事,年輕時他才不幹呢!”

 

按照山東中山區農民的習俗,爹娘一輩子通腿而眠。

 

村裏和娘一般大的老太太都是小腳。比她們年輕十幾歲的都放過腳,成為不大不小的“解放腳”,當地也叫“扁地瓜腳”。娘說:“俺 6 歲就纏腳,想放也放不開了。”

 

 

6 歲纏腳,趾甲長成了蝸牛的樣子,爹常為她修剪。

 

 

待續.........

[ 本帖最後由 999 於 9-7-2007 19:07 編輯 ]

TOP

爹娘(2)

 

 

每到過年,娘總坐在村口,盼兒歸家

 

 

每次我離家時,總不讓娘送,娘也答應不送,但往往到了村頭,猛一回頭,娘就跟在身後……

 

 

爺爺一輩子沒上過泰山,爹抱著爺爺的畫像爬上泰山極頂

 

 

爹娘登上了泰山極頂。

 

 

199 7 年,娘 85 歲大壽,我和姐姐們又給她買了一個大號帶“壽”字的生日蛋糕,還插上了花花綠綠的生日蠟燭。孫男弟女們圍在一起,拍著巴掌唱了一遍外國歌曲《生日快樂》,然後讓娘吹滅蠟燭。娘把嘴湊到蠟燭前,吹了幾次都吹不滅,還是大夥圍上去才吹滅了。娘又念叨起來:“唉,俺這張嘴火能吹著,燈能吹滅,今天咋就吹不滅這幾根蠟燭呢?老了,沒牙了,嘴漏風!”

 

對爹的“旨意”,娘言聽計從,儘管有時不情願。

 

 

娘生了爹的氣,病倒了。在打吊鹽水的那幾日,爹又燒水,又做飯,格外勤快。

 

 

1999 年春節,娘患肺氣腫併發帶狀皰疹,她十分痛苦

爹佯說試試娘發不發燒,其實……他用了最前衛的方式表達愛意

 

爹執意自己照顧娘,寸步不離娘,盡心照料。"讓我伺侯她幾日,就算她走了,我心裏也好受!"

 

大年初三,娘病重了。家裏人籌畫用舊婚俗的過門儀式來為娘沖病消災。爹身纏花床單,拉著紅綢布,在嬸子們的簇擁下一步跨過了放在門檻上的馬鞍。他喜滋滋地對娘說:“門檻我邁過去了,馬鞍我跨過去了,你的病很快就會好了。”

 

......................................

..............................

.......................

...............

.........

.....

...

..

.

娘重病,奄奄一息,

家人趕忙給她穿好壽衣。鄰居也趕到我家,圍攏在娘的身邊,痛苦地為娘送行。

爹兩眼直發愣,呆呆地坐在一邊。

我給娘拍了幾張照片,又拼命的喊娘........................

[ 本帖最後由 999 於 9-7-2007 19:06 編輯 ]

TOP

爹娘(3)

爹娘(3)

還是送到醫生那裡去吧!...............................結果,娘沒走。

第二天,太陽出來的時候,娘又奇跡般的活過來了。

正月初六 2 21 日),娘的病稍有好轉。爹迫不及待到醫院探望,
    
一進門就直抹眼淚。“咱倆結婚 68 年,這可是頭一回不在一塊兒過年
 ! ”爹邊哭邊說。

 

爹喜歡這張照片。“人在病重時,全家人都悲戚戚的,病好了,看看這張照片又叫人樂,這叫‘悲喜相生'。”

 

 

小心點,你小心點嘛。一生相扶持,還是老夫妻。

 

爹是書迷,一有空就看書看報,看到新鮮事,就出去講給老夥計們聽。報刊上每當發表我的作品,爹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後,再講給娘聽。

 

 

 

家裏剛安上電話,爹娘就想打一個試試。“給孫子打一個吧,也好長時間不見面了。”爹撥號碼,娘拿耳機聽。“咋沒聲呢?”娘直埋怨爹不會撥號碼。

 

 

要過年了,爹娘整理一下相框裏的子孫們的照片,也算過個“團 圓”年吧!

 

 

爹娘結婚七十周年紀念日這天,坐飛機到北京遊覽。

 

 

 

爹深情地拉著娘手,念了一
        
句戲詞:“咱手把手兒把話啦……

 

 

 

 

爹娘用從老家帶來的剪刀為兒子的影展剪綵

 

第一次進大城市,第一次吃快餐。

 

 

 

這對來自加拿大的夫婦,看到爹娘雙雙攜手登上長城,羡慕不已。

 

 

 

天安門廣場好大喲!比俺好幾個村子還大哩。

 

 

累了,歇歇再走。

 

 

娘心裏疑惑,兒子住的這麼高,咋上得去呢?

 

 

 

這是爹娘的一張合影..............( 2002 年)

 

 

也是他們最後一張合照.....

一個月後,爹走了.........就是從娘的房前送走的,

 

雖說沒有人告訴娘什麽,但那瞬間娘彷彿了解了一切..............

事後我們告訴娘說爹送到北京療養,

娘只是偶然會問我們:"他在那裡好嗎?".........然後就安靜地看養床單............說不下去了...........

 

 

 

91 大壽那天,我給娘拍了這張照片,此時,爹已去世近一年了。

 

三個月後,娘也走了。 (2003 )

(完)

[ 本帖最後由 999 於 9-7-2007 19:05 編輯 ]

TOP

以上"爹娘"照片這個是北京某著名雜誌的一個攝影記者的作品


那個剪綵是他開攝影展的時候請父母剪綵的,但是攝影展很多人都哭了.

這才是最平凡最偉大的愛情!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長壽!

TOP

一位母親的旅程

2007普利策特寫攝:一位母的旅程

 

在近日揭曉的第91届普利策獲獎名單中,《薩克拉門托蜜蜂報》攝影記者蕾妮·拜爾憑藉《一位母親的旅程》一舉拿下了普利策特寫攝影獎。20052006,蕾妮用了近一年的時間記錄身母辛迪(Cyndie)是如何用自己的和耐心引子面死亡。故事中的母辛迪,曾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作一名身母,辛迪在生活中表出了常人所没有的强,她靠自己的雙手活了包括德雷克(Derek)在内的五孩子。

 

就在2004年底,更大的災難到了這個不幸的女人身上,辛迪的小兒子德雷克被查出患有神經细胞瘤這種罕見的癌症。為了給兒子治療,辛迪放棄了原本髮廊和灯具店的生意,全心全意陪伴在兒子身邊,直到生命的盡頭。

 

整组故事都採用了黑白照片的拍攝方法,我們在欣賞這组照片時,能深深地感覺到攝影師已經完全融入到了主人公的家庭,和他們親如一家。普利策評委的點評是:「這是一些如此親密真實的瞬間。」

 

獲獎後的蕾妮接受採訪時說:「我所做的是將這個故事冷静地告訴讀者,另一方面,能够見證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是能够帶給其他家庭希望的。《一位母親的旅程》其實是一次探索,我想展示病患家庭在面對經濟危機時所表現出來的困惑,還有健康護理工作的很多不足,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去體會一個孩子死去時的巨大悲哀。」


得知蕾妮獲獎,故事中的母親辛迪也打來了電話:「我就知道她能獲獎!德雷克在世的時候很喜歡蕾妮,他總是說蕾妮一定會獲獎,你看,他說對了!要知道,在德雷克最後的日子裡,蕾妮一直都和我們在一起。」

 

 

 

 

 

母子比賽  


辛迪光着脚,推着兒子德雷克在醫院的走廊比賽,為他打髮漫長的等待。醫生則在化驗室確認德雷克是否適合幹胞移植,這是治療神經细胞瘤最好的方法。德雷克在200411月被診斷出患上了成神經细胞瘤,這種罕見的癌症一般生在兒童身上,治愈的可能性極低。

 

 

 

 

相依  

孩子,母親,一個是另一個的世界  
2005725日,辛迪在得知兒子德雷克必須做手術切除腹部腫瘤時擁抱德雷克。

 

 

辛迪給兒子德雷克做頭部按摩
一切都可以放棄,惟獨不能放棄兒子。母親希望以這種方式能减輕他的痛苦。“我要竭盡全力使他高興,看到他微笑。”為此,辛迪放棄了髮廊和灯具店的生意,來照顧生命垂危的兒子。

 

 

 

 

 

德雷克頑皮的爬到醫院的外牆上玩耍

 

 

 

 

 

 

哥哥Micah(左)和媽媽(右)的安

 

 

 

德雷克似乎感覺到了媽媽的悲傷,試圖安慰

 

 

 

 

 

 

 

駕馭人生

因為來過,所以母親想孩子應該去嘗試  
★辛迪意識到兒子永遠也不會有機會拿到駕照,不顧破壞交通規則讓兒子開一回車。
200629.

TOP

“媽媽,帶我回家”  

  
孩子的哭,母親的痛  
“媽媽,帶我回家.我不行了!你聽到了嗎?我不行了!”當媽媽說服德雷克接受治療的時候,德雷克哭了。



 

 

 

 

 

 

  

  
病痛之中短暂的快樂時光  
辛迪總會想辦法幫兒子擺脱恐懼,在接受了一次治療以後,母子一起玩耍。

 

 

 

 

 

 

安慰

母親,首先要自己堅强  
辛迪安撫好朋友Kelly(左)。
知道德雷克時間已經不多,辛迪給德雷克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在對抗癌症的時候非常勇敢。

 

 

 

 

 

 

倒在病床前的疲憊的母親  

24
小時太短,母親想用自己的一生去守候  
把一束鲜花放到兒子床頭後,疲憊的辛迪倒下了。
此時德雷克的身體已經很虚弱了,需要媽媽24小時守

 

 

 

 

 

 

辛迪支撑着兒子走路  

母親的支撑,可能留住孩子的明天?  
辛迪支撑着兒子走路,德雷克腹部的腫瘤開始擴大,以前的褲子都不再合適了。另外,德雷克腦内腫瘤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的力。

 

 

 

 

 

 

德雷克向媽媽  

 
這樣的責怪,母親的心落了嗎?  
德雷克向媽媽怒,責怪媽媽没有使他健康起來。辛迪說:你要冷静一點,這是幫我也是幫你自己。

TOP

留不住生命,就坦然面對死亡  

辛迪與朋友Patrick討論他是不是可以資助她一些房租以及葬禮需要的費用。辛迪希望政府成立一個非营利織,以便那些跟他有着同樣遭遇的家庭,不需要再忍受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煎熬。

 

 

 

 

 

 

德雷克親吻媽媽,旁邊是他六歲的妹妹

 

 

 

 

 

 

在母親的懷抱中接受治療

 

 

 

 

 

德雷克最後一次出門

 

 

 

 

 

 

母親在努力抑制自己的悲傷  

  
面對即將離去的孩子,母親的心流血了  
醫院打算給11歲的德雷克注射鎮静劑讓他“安静的死去”,辛迪在努力抑制自己的悲傷。

 

 

 

 

 

 

兒子離母親而去

“因為我們相信,天堂裡也有母親陪伴”  
CD
機正在播放“因為我們相信”,辛迪抱着生命垂危的兒子,“真不錯,寶貝,我愛你!勇敢男孩,我愛你……”。
不多久,德雷克躺媽媽的臂彎裡去世。2006510


 

 

 

 

 

 

 

送别  

  
這一刻,你在天堂,母親留在塵世  
辛迪在两個兒子和幾個朋友的陪同下把小兒子德雷克的棺材下葬。

 

這就是勇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