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電報 [打印本頁]

作者: 矢作省吾    時間: 14-4-2009 10:58     標題: 電報

七十年代尾屋企都仲收過, 但E+就真係諗唔倒乜嘢原因D人仲會用佢…
作者: wwl36    時間: 14-4-2009 15:42

重有行業用, 因用電話線, 唔會話無電, 重續個字母及符號收錢   間公司發個豬頭
作者: 安佑    時間: 14-4-2009 15:46

引用:
原帖由 矢作省吾 於 14-4-2009 10:58 發表 七十年代尾屋企都仲收過, 但E+就真係諗唔倒乜嘢原因D人仲會用佢…


因為有太多替代的通訊工具

80 年代因為工作關係, 經常要用 cable 跟遠洋貨船通訊, 用的就是 cable. 大東電報局 ( Cable & Wireless) 是通過在香港用戶的 telex 機發送到特定 Address (代號), 每隻註冊的遠洋船都有特定 callsign,每個註冊用戶一樣,有一個9個數字或字母的組合,例如香港海事處:mardephkg (Not sure, too long time ago) Telex = 65443 MARHQ HX

因為 Cable 是當時每艘船只的對外通訊,海事法例規定要有指定的人去負責 (Radio Officer, 要考飛電牌的) , 但後來因為衛星電話/傳真/電傳(Telex)的普及,和90年代剛興起的電子通訊,電報開始式微,而船員中飛電(Radio Officer) 亦開始被淘汰了

幾十年前,我家鄉(離香港不遠,只是廣東番禺,當時是縣,而家併入了廣州市,廣州地鐵都到了市橋)有長輩重病彌留之際,因為家鄉是農村個個一窮二白,無人家裡會有電話,所以要去最近的 ”郵電局” 發電報到香港,再由香港大東電報局的人員送到香港家裡,才可以通知我家趕回去見最其後一面

當時,要返去會好大工程,帶回凡去的物資唔在講,淨係路程都嚇親人,首先要有齊回港證,回鄉証
1.搭巴士去尖沙咀火車站(是鐘樓的位置,不是尖東站啊)
2.坐柴油火車到羅湖
3.過羅湖橋邊境過關
4.在中國邊防寫回鄉介紹書
5.用回鄉介紹書申請兌換人民幣(當時$100 港幣換 人民幣 75),要登記在回鄉介紹書的
6.在羅湖搭火車去廣州(流花站,當時沒有現時的廣深線,亦沒有天河/廣州東站),在廣州搵賓館住一個晚上,第二朝早搭渡輪去番禺大約是蓮花山的地方,再坐三輪單車回鄉

而家,中港城有高速噴射船到,過羅湖關後有大巴一個鐘就到,直通車到廣州轉地鐵又到,唸起當時的情境都覺得經典

作者: Delight986    時間: 14-4-2009 17:15

引用:
原帖由 wwl36 於 14-4-2009 15:42 發表 重有行業用, 因用電話線, 唔會話無電, 重續個字母及符號收錢   間公司發個豬頭

Dianbao telegraph

以前未有上網~[醫貓]個陣時..
寄貨真係要係Office入面打telegraph slip,send telegraph message data畀日本~!
部Dianbao telegraph又冇Delete keyboard button~喎..
打錯D又浪費一行telegraph slip卷紙~!
睇番既麻煩又唔環保又老土~!

 

 

 


 






歡迎光臨 經典日本特撮●動畫●卡通回憶 (http://www.oldcak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