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金庸

引用:
原帖由 虎榮 於 29-10-2009 03:01 發表   呢個是第幾版抽出來的? 點解會話中國全國百姓的心裡話?   雖然很多古籍一早有提過中國呢個詞語, 但古時泛指中原(即今太原西安附近)一帶地區, 射鵰英雄傳所寫時期為南宋末年, 宋室趙氏一家只能 ...

 

我都唔知第幾版, 真係唔明出面 D 人點解當老查神咁拜???

TOP

引用:
原帖由 aeug 於 15-10-2009 23:09 發表 我反而覺得"九陰"係無問題...道家講陰陽互濟, 九即為陽, "九陰"即有陰有陽..... 小說中從來無人講過"九陰神功"係純陰內功, 係潘國森吹毛求玼咁以自己0既理解去彈人...攪到金庸0係新三版又攪到掉轉寫到"九陽神功"(九 ...

 

引用:
原帖由 聰洛多薩比 於 28-10-2009 10:49 發表 的確9係皇者之數... 所謂九五之尊就係咁解... 不過...金庸入面既九陰真經由始至終都無話係至陰至柔既內功... 只有提及九陽神功時講過不夠剛強矣... 會唔會只係取個字好聽咋下...   情況就好似新聞所講 ...

 

據我所知, 第一個對九陰真經這名字提出異議的不是潘國森, 反而是查生他自己的老朋友項莊先生! 這人是誰? 他就是Aboy兄上本所提及的董千里, 亦即查生本人的御用替筆. 有關九陰真經的來歷, 據項莊先生自己憶述, 初稿寫的九陰真經是全用梵文寫的, 姓印不姓華, 所以與道教根本泛不著邊際, 而且當中的九陰白骨爪陰邪已極, 武功屬陽屬陰, 屬剛屬柔大家心裡有數. 其後出了修訂版本, 才變出了一個道教奇人黃裳.

 

我同意pizza兄的講法, 查生最初可能只係取個字好聽, 但他以九陽神功與九陰真經作對比的意圖相當明顯, 亦因此出了批漏. 九陽無疑是至陽, 若說九陰為有陰有陽亦無不可, 但即不能與九陽成對, 文法上不大過得了關. 項莊先生就是按文法及術數的基礎提出這點疑問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LouisLee 於 29-10-2009 03:23 發表   我都唔知第幾版, 真係唔明出面 D 人點解當老查神咁拜???

 

佢自做左金學神壇個神之後, 好在意咁去改以前d野, 系又改唔系又改 , 所以我絶不看他的新版本! 最初的版本反而還不錯!  

TOP

引用:
原帖由 虎榮 於 29-10-2009 03:54 發表     據我所知, 第一個對九陰真經這名字提出異議的不是潘國森, 反而是查生他自己的老朋友項莊先生! 這人是誰? 他就是Aboy兄上本所提及的董千里, 亦即查生本人的御用替筆. 有關九陰真經的來歷, ...

講起九陰白骨爪...

呢個好似只係速成班黎咋喎...

好似周伯通...郭靖等人都有九陰真經...

都有一個對比...

 

有時小說家亦係一個藝術家...

我覺得太執著於一字一句或者合理而忽略左藝術性...

隨時會變成一部十分沉悶既小說...

睇到兩頁就訓著咁囉...

我就唔得閒去考究喇...

好睇就得啦...

特攝之家重開了!!!
歡迎各位參觀: 特攝之家

TOP

引用:
原帖由 LouisLee 於 29-10-2009 03:23 發表 我都唔知第幾版, 真係唔明出面 D 人點解當老查神咁拜???

最推崇是其人物塑造﹐磅礡大氣的故事﹐虛構與真實歷史(&野史)時代的成功融合﹐鏡頭視點靈活的調度寫作手法﹐又真的是震古礫今﹐百年一遇吧﹖尤其那些手法今天看來可能很普通﹐當年是平地一聲雷開創了華文新派武俠小說之盛勢。(真正時間上最先寫成新派武俠小說的梁羽生﹐其手法﹐故事氛圍始終還給我半舊的感覺)
寫小說最先決要求始終不是資料考據(這方面做得好則更完美)﹐而是寫得感動人心﹐更簡單的二字-------有趣﹗
普遍人們都係推崇他0者﹐我也不會說他是百分百無懈可擊﹐但功力的確非凡。
新版金庸﹖我沒有看過呀。
就是小說也有太多其他的要看﹐沒有時間重看了。
我的老動漫音樂,電影blog:
http://moronenemy.blogspot.com

TOP

引用:
原帖由 虎榮 於 29-10-2009 04:06 發表   佢自做左金學神壇個神之後, 好在意咁去改以前d野, 系又改唔系又改 , 所以我絶不看他的新版本! 最初的版本反而還不錯!  

 

新修版..越改越不知所謂........

TOP

第一版一開波就雪地鋤奸,即刻見到邱處機……

TOP

第一版神雕,李莫愁年近五張,被小紅鳥琢瞎了一只眼睛……

TOP

如果金庸的小說能夠出回第一版,即報紙刋載時的原貎,那麼才可算是和他同時代的其他武俠名家有個比較

TOP

引用:
原帖由 singingsoul 於 29-10-2009 10:44 發表 最推崇是其人物塑造﹐磅礡大氣的故事﹐虛構與真實歷史(&野史)時代的成功融合﹐鏡頭視點靈活的調度寫作手法﹐又真的是震古礫今﹐百年一遇吧﹖尤其那些手法今天看來可能很普通﹐當年是平地一聲雷開創了華文新派武俠 ...
同意,論國學金庸未必第一,但以寫武俠整體黎講邊有人好過佢...

TOP

武俠小說文壇裡:
正常說故事, 老金第一. 咁講根本一D過分都冇, 武斷主觀都談不上. 融會貫通了武俠前人的大成, 以自己洋學如從大仲馬小說取得橋段, 手法靈感, 運用很多當代電影鏡頭過場的感覺手法, 一一靈巧地轉化為自己文字去說故事.
走偏鋒走出一片天, 獨特風格也引來無數仿效, 轉化, 成績接近金庸的. 唯有古龍. 講嚴謹, 工整, 考究(無論是真考究或仿考究), 古龍是差金庸, 梁羽生千千萬萬里的, 難聽一點, 比較起來, 古龍簡直是不學無術 那隻, 可是他寫出了風格, 寫出了趣味, 歌誦友情真係幾熱血, 少年時看尤其受落.



我的老動漫音樂,電影blog:
http://moronenemy.blogspot.com

TOP

不過金庸咁搞自己的作品, 真係幾難頂. 可能自己係果個年代的讀者啦, 心始終覺得保留70,80年代那個修訂版咪好囉
我的老動漫音樂,電影blog:
http://moronenemy.blogspot.com

TOP

第一版射雕有秦南琴,很好的一個角色。

肯定神雕舊版沒有修訂版好看! 新修志平變志炳,算吧!

倚天和碧血劍新修絕對可以接受,邊個話高手唔可以花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billy_silly 於 27-5-2011 23:02 發表 如果金庸的小說能夠出回第一版,即報紙刋載時的原貎,那麼才可算是和他同時代的其他武俠名家有個比較

 

報載的那個年代, 金庸有部份小說的片段根本不是出於他本人的手筆(因為有一段時間他根本不在香港, 而在外國), 這些片段都是出自他的兩大御用槍手, 即董千里(項莊)及倪匡, 這亦是他後來要出修訂版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為佢要將兩個槍手的部份儘量消滅, 以塞評論者之口, 因為佢知自己就快上金學神譠啦麻!

 

 

TOP

引用:
原帖由 singingsoul 於 28-5-2011 10:33 發表 不過金庸咁搞自己的作品, 真係幾難頂. 可能自己係果個年代的讀者啦, 心始終覺得保留70,80年代那個修訂版咪好囉

金溶是否第一個改到自已 o既小說七彩第一人.

*
*
*

TOP

引用:
原帖由 虎榮 於 28-5-2011 23:42 發表   報載的那個年代, 金庸有部份小說的片段根本不是出於他本人的手筆(因為有一段時間他根本不在香港, 而在外國), 這些片段都是出自他的兩大御用槍手, 即董千里(項莊)及倪匡, 這亦是他後來要出修訂版的一個主要 ...
睇你點睇啦...不過天龍八部後記內金庸都有交待件事既,並且講得好得體既..說甚麼不可以將他人的作品長期佔用嘛...不過話說回來,金庸如不是有這種嚴謹態度,都寫吾出依家既成績啦,好似古龍咁浪子型既咪寫來人物夠型夠不覊囉...其實佢地果時名家搵人代筆係常有的事...致於董千里曾経幫手代过筆邊段我都好好奇...

TOP

引用:
原帖由 moneyismymoney 於 29-5-2011 00:02 發表 金溶是否第一個改到自已 o既小說七彩第一人. ***
應該係啦...事實上傳統讀書人思想都吾係咁認真看待呢啲野啦...稻謀粱而已...金庸可能係改變呢啲封建思想既第一代人...好似依家吾會有人睇低藝人一樣,趨之若鶩就會...

TOP

引用:
原帖由 maymay 於 28-5-2011 11:23 發表 第一版射雕有秦南琴,很好的一個角色。肯定神雕舊版沒有修訂版好看! 新修志平變志炳,算吧!倚天和碧血劍新修絕對可以接受,邊個話高手唔可以花心…….
你講開甄志炳...其實從呢個例子正好反映金庸執呢啲野主要都係從學術層面睇姐...同普羅讀者冇乜關係

TOP

引用:
原帖由 singingsoul 於 28-5-2011 10:26 發表 武俠小說文壇裡:正常說故事, 老金第一. 咁講根本一D過分都冇, 武斷主觀都談不上. 融會貫通了武俠前人的大成, 以自己洋學如從大仲馬小說取得橋段, 手法靈感, 運用很多當代電影鏡頭過場的感覺手法, 一一靈巧地轉化為自 ...
人係冇完美既,如果古龍吾係你話齋咁不學有術既話,又寫吾出啲咁型仔風格啦...講開金庸,係人都知佢本大作連城訣灵感來源基度山恩仇記,但奇怪得很,喺後記上金庸剩係提起佢兒時家裡的長工咋喎..

TOP

引用:
原帖由 billy_silly 於 29-5-2011 00:21 發表 睇你點睇啦...不過天龍八部後記內金庸都有交待件事既,並且講得好得體既..說甚麼不可以將他人的作品長期佔用嘛...不過話說回來,金庸如不是有這種嚴謹態度,都寫吾出依家既成績啦,好似古龍咁浪子型既咪寫來人物夠型夠不 ...

 

果然好得體!

 

引用:
原帖由 billy_silly 於 29-5-2011 00:38 發表 你講開甄志炳...其實從呢個例子正好反映金庸執呢啲野主要都係從學術層面睇姐...同普羅讀者冇乜關係

 

關於呢點, 查生有解過吓話, 話中國內地真系有位修道人叫甄志平, 佢驚佢部小說影響力太大(呢句我加o既! ),尤其甄志平姦汅小龍女一段會對果位修道先生做成負面影響, 所以咪幫佢改成甄志炳lor, 拿, 呢樣野, 查生咁講, 我地咁聽架渣!

 

 

引用:
原帖由 billy_silly 於 29-5-2011 00:47 發表 人係冇完美既,如果古龍吾係你話齋咁不學有術既話,又寫吾出啲咁型仔風格啦...講開金庸,係人都知佢本大作連城訣灵感來源基度山恩仇記,但奇怪得很,喺後記上金庸剩係提起佢兒時家裡的長工咋喎..

 

呢d野都系無謂講到出口啦! 寧俾人知, 莫俾人見麻!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