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德國, 意大利及日本結成軸心同盟國, 與世界為敵!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大得益者是美國. 這可從數方面引証
- 北美洲由於遠離主要戰區, 成為避難天堂, 所有歐洲走難的資金及所有層面的人才, 包括文化音樂方面及科技方面均悉數為美國吸納, 戰爭後由於亞洲及歐洲百廢待興, 這批資金及人才好似愛恩斯坦咁, 都大部份留在美國, 造就她往後數十年的霸業!
- 美國本土的工商業由於没有受到戰爭的大傷害, 戰事完結後, 是最早最快復興, 成為獨大的經濟體系, 相反, 歐洲及亞洲卻花了數十年時間才漸漸復原!
其實在介入歐洲(大西洋)及亞洲(太平洋)戰綫的時間上, 美國一直走精面! 若果大家記得, 她是先介入歐洲, 才到亞洲的! 其實當她直接出軍歐洲時, 由英, 法, 俄三國支撐的歐洲盟軍已開始漸控大局, 讓德國希特拉走入敗局, 美國這時介入, 可謂冷手執熱煎堆, 自封歐洲勝利最大英雄, 保住自己在歐洲事務上的利益及話事權, 實質是韜人家光, 佔盡歐洲同盟國便宜. 在同一時間, 中國及日本的戰事正打得如火如荼, 難解難分, 其間美國除了口頭共抗日本侵畧, 從没有絲毫實際援手, 正是口謂而實不至! 其實日本是正式偷襲珍珠港的罪魁, 相反德國除了擊沉美國往歐洲的補給艦艇, 從沒有正式攻擊美國本土, 按道理, 美國首先要介入的應該是太平洋戰綫, 而不是大西洋戰綫, 先歐後亞的做法, 說穿了還不是太平洋戰綫大局未定, 謬然介入風險及代價太高, 還是由得中國同日本打生打死好了, 明顯是捨難取易的做法, 到歐洲戰事完結, 中國已經憑自己打到日本落花流水, 節節敗退, 其實美國不加入, 日本亦遲早敗亡, 只是時間上耐一點而已, 美國此時再施故技, 用原子彈快速了結戰爭, 再一次成為太平洋戰爭政治上的最大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