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vboy 版主
  
|
60#
大 中
小 發表於 25-3-2009 16:37 只看該作者
真正令亞視起死回生的方法
引用:原帖由 tnd1964 於 19-2-2009 12:36 AM 發表 要救亞視只有麗娒姐! 真正令亞視起死回生的方法 1. 將數碼台重新調配, 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用來製作本地節目--atv2 改為A2: 專打無綫的J2, 結合台灣綜藝節目( 包括中天的節目, 另可選購一些受歡迎的綜藝節目, 如綜藝天王吳宗憲的齊天大勝, 電視大國民等), 以及受觀迎的台劇, 日劇和韓劇( 如101 次求婚), 並可利用亞視本身的年青藝員製作一些適合年青人口味的音樂節目和提供年青人資訊的節目( 如關於愛情, 星座, 時裝, 潮流玩意, 寵物等), 以及與中天聯手製作介紹台灣年輕偶像, 透過A2 引入台灣藝人到香港--atv3 改為新聞財經台( 仿效i-cable 和now 新聞, 將主播和記者分開, 塑造主播明星形象, 最好安排令仔令女上主播台) --atv4 改為( 高清) 經典台, 用滾筒式播放atv 自製經典節目, 主攻師奶和上年紀的一族, 黃金時段推出『亞洲經典劇場』( 尤其8:30-10:30 無綫劇場時段), 播回歷來亞視經典高收視劇集( 如變色龍, 大內群英, 還看今朝, 銀狐, 秦始皇, 中華英雄之中華傲訣和勝者為王等), 讓觀眾回味經典, 並可安排相關藝人在節目播放前製作數分鐘的節目訴說當年拍攝時的經歷,( 如有資源的, 更可將相關節目好像無綫的高清大電影般, 用高清重新做後期製作, 並用高清質素播出, 令人不會有播殘片的感覺),( 試想想:2000 年亞視8:30pm 重播獅子山下都有十點收視, 相信有關策略是會成功的), 至於週末黃金時段可播回歷代亞視自製的綜藝節目( 如攪攪震和開心主流派等), 但盡量不要重播外購劇, 除一些極受歡迎的節目外( 如還珠格格和雍正皇朝等) --atv5 改為資訊台, 播出香港賽馬( 因馬會是有錢贊助亞視的) 和一些資訊節目( 如交易時段播出有關窩輪資訊, 開市直擊等, 對撼無綫的創富坊à可用新聞部資源減少開支), 另可製作一些時事評論節目( 好像港台的激辯和龍門陣等) --減少外購高成本的體育節目( 如蘇超,ATP 和F1 等) 以及收視低的內地節目( 如中央台和華娛衛視的節目, 以淡化atv 內地化的形象) 2. 本港台時段和節目定位重新編排--7:00-8:00 可以繼續播受師奶歡迎的煽情外購劇; 因港台節目較易對付; 且成本較低--8:00-9:00 可以作新嘗試, 因對台現在的畢打自己人收視不高, 而且不是人人都想在食飯時段睇到欣宜, 建議可向有線購入一粒鐘真人蘇和肥媽私房菜等對撼(其實atv可以和有綫有更多合作空間;像當年聯手購入冬之戀歌和將歌手和藝員互相上對方的節目作嘉賓)--9:00-10:00 可推出『亞洲品牌劇場』; 只播一小時自製劇, 不再購入任何配音劇( 除非很受歡迎的劇集外), 將尚未推出的自製劇安排推出, 以免浪費過往的投資( 包括法網群英, 假如月亮會說話等), 並在推出前多做宣傳, 以娛樂號外形式播出有關片段; 但在倉底播出的幾個月, 亞視要想辦法繼續製作劇集以延續本地化的形象--減少外判劇集: 雖然外判可減輕成本, 但質素沒有保證, 而且部分外判劇( 如縱橫四海和法網群英等) 只得香港版權, 若劇集成功, 亞視便要用高價取回其他地方的版權, 這樣做便得不償失--10:00-10:30 可播半小時新聞和體育: 還記得90 年代中時, 若9-10 的劇集受歡迎的話; 亞視於此時段播新聞都能取得雙位數字的收視--10:30-11:15 可以作新嘗試, 在大錄影廠製作類似歡樂今宵的現場綜藝節目; 用現有藝員表演唱歌; 扮野show 和遊戲等; 以提高知名度; 增加曝光率和演技, 比起讓藝人遊手好閒好得多--11:15-11:45 可以主播天下和財經--深夜時段12:50-1:50 不再購入內地和韓劇作首播; 因收視不高; 不符合成本效益; 反而可提早重播經典本地劇集( 如當年深夜重播時極受歡迎的IQ 成熟時和變色龍), 這樣做的話既可讓支持的觀眾不用這麼夜睡覺, 又可提高收視, 收視一高的話, 廣告贊助便會自然來--週末週日可購入受歡迎的本地和外地配音電影對撼無綫所播的電影( 因播放電影較少受到頻道喜惡影響); 成本雖然高一些; 但看到之前的回魂夜和天空之城等能取得七點收視; 證明額外成本是用得其所 --繼續製作高欣賞度的資訊節目; 如芳草尋源和飲食節目; 證明只要內容紥實和有深度, 必定會有一定的捧場客3. 國際台不再只播低成本的資訊節目--回復八九十年代的國際台的節目形式, 不只是播低成本的生活資訊節目, 星期四至日重新推出9:30 電影時段, 購入並播出一些沒有在本港戲院上映的荷里活二三線電影, 週一週二則可播雙綫劇集, 但要用亞視藝員加強劇集的宣傳活動( 事實上, 國際台部分所購入的劇集, 在美國的收視率比明珠台所購入的更高), 另可購入一些外地的攪笑節目, 於週末電影播映前( 即8:30 時段推出), 例子包括:The Jamie KennedyExperiment , Mr Bean 和曾在本港台播過的笑笑大搞作等, 如有資源的話, 可像明珠台般, 用精通英語的atv 藝人製作本地英語生活資訊節目( 因有關節目可將版權賣往外地, 以減輕製作成本) --以上乃個人的小小意見, 落實時要有周詳計劃和有一擊即中的決心, 並要好像當年麗的電視般有『狂風掃落葉』的姿態對對手作迎頭痛擊; 才能將本地電視不平衡的生態扭轉過來; 讓多年沒有選擇的觀眾直接得益
|